钻石作为我国主流珠宝消费品之一,被很多年轻人追捧。一颗天然钻石的形成需要数十亿年,但湖北宜昌的一家企业,仅需7天时间,就能“种”出大克拉钻石,一起去看看。
今年来,被视为“爱情象征”的钻石,价格持续走低,从2022年2月的历史高位回落了18%,很重要的一点,是因为钻石不再稀缺了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从成分检测各个方面,培育钻石跟天然钻石它是一模一样的。打个比方冬天结的冰跟冰箱里面的冰,其实它都是冰。”
眼前这些黑色粉末,就是培育钻石的原材料,而这个绿色炉子,模拟了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。调配好的粉末,被小心翼翼放进炉内,七天后,便是令人激动的开炉时间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这个机器现在已经运行了7天166个小时了,现在正在泄压。”
记者:“像开盲盒一样有不确定性。”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是的,生长好的话可能有利润。有可能它一粒没长,颗粒无收。”
这个小铁块,看似其貌不扬,但只需将它的周边轻轻敲碎,就能得到钻石原石了。看这饱满的颗粒,每颗至少3克拉以上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这块长得还不错,13粒应该来说颗颗比较饱满。如果每一块都是这个结果的话,我们今天就是个大丰收。”
丰收的喜悦,来之不易。中晶钻石是国内第一家实现金刚石量产的企业,产品用于刀具、钻头等工业用途,但由于国内市场逐渐饱和,企业发展遇到了天花板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范祖华:“由于国内的金刚石的供大于求,导致于价格下降比较厉害。所以2016年,我们开始与乌克兰国家实验室进行一个技术合作,对培育钻石进行一个研发工作。”
金刚钻与钻石都是晶体,工艺流程上虽有相通之处,但技术细节却大不相同。将数十亿年的钻石形成过程,浓缩到七天,这极大地考验着工艺的精度、设备的性能。比如包裹着钻石的这层黑色加热带,企业用了5年时间,才找到了“最优解”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工业单晶它的生长时间只有30到40分钟,时间长了以后,很多的材料都耐不住高温高压,我们就换成了石墨。它传热性、持久性都是最好的、最稳定的。”
钻石培育,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就连最后的收获环节也要小心翼翼,否则,也可能颗粒无收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车间主任王红军:“最开始考虑不周全,直接停止加热。那个时候我们钻石出来以后,完全是一个黑炭,就因为它压力突然地释放,导致里面的一些杂质收缩。我们应该是升级了有4次,现在,出来的钻石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。”
眼下,企业每年可以培育40万克拉钻石,单个产品稳定在3到6克拉之间。今年,企业还依托宜昌本地的旅游资源,计划将工厂打造成工业旅游景点,并开辟了定制成品的新业务,不断延伸产业链、价值链。
中晶钻石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范祖华:“把它加工成裸钻或者说成品首饰,利润可以达到50%左右,今年计划收入应该是在1.6亿元左右。”
(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君妍 曹文超 胡文超 夷陵台 责任编辑 徐珊珊)